伏藏是一種令正法延續後世的殊妙方式,伏藏師在時節因緣成熟時,依其授記取出埋藏於山、水、柱、石或心意之中的法寶、聖物,令有緣行者有法可依,依修起證,達成解脫佛果。藏傳佛教各派大師皆有發掘伏藏的紀錄,但以舊譯寧瑪派最為著重伏藏傳承。伏藏的根據,可見於《聖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等經典。人多以為伏藏及伏藏師是源自西藏佛教鼻祖蓮華生大士,但正如本書作者第一世蔣貢公珠仁波切所說,佛說大乘法藏多保存於天界、龍宮等地。密續則藏於鄔仗延那等地,待後世應時出現世間。寧瑪派法統主要分為教誡傳承及伏藏傳承。從公元十一世紀至今,無數伏藏師取出大量伏藏教典,伏藏法門遂成為寧瑪派的重要傳習項目,所以寧瑪派信眾必需對伏藏源流及伏藏師有基本認識。在寧瑪派教史之中,隨緣示現於世的大伏藏師數量多於一百,小伏藏師更有數百之多。本書記錄了二百多位具量清淨伏藏師的簡傳。當中以地伏藏師佔大多數,意伏藏師及淨相伏藏師則有四十多位,其中一些更兼具地伏藏師及意伏藏師於一身。雖然尚有過百位與公珠仁波切同期的伏藏師並未收錄於本書之中。然而,此書的內容亦足以令讀者對伏藏及伏藏師的不凡生平及取藏事業有所理解。願有緣捧讀本書者能心存敬意,以開放態度一窺蓮師弘法利生事業的神妙領域。
怖畏大威德金剛廣為格魯派行者修習的本尊。此尊為宗喀巴大士的著名不共本尊,大士曾於淨相獲怖畏金剛親授未中斷的灌頂、加持、教授及不共訣竅。因此,格魯派擁有此法眾多不共殊妙口授,其傳承分為怖畏十三尊及獨勇怖畏二大法統,各具生起圓滿二次第的要訣。大成就者奧珠達瑪巴札所造之怖畏十三尊生圓次第廣大口授,為怖畏金剛修法的根本,故亦適用於獨勇怖畏修法。第五世鈴仁波切羅桑隆朵逞列嘉措之獨勇怖畏生圓次第,具有眾多餘教典未明言的不共口授,倘依此二教典結合修學,當能通達此法一切道體支分,故本書收錄十三尊及獨勇兩派生圓次第導引及獨勇怖畏廣略儀軌以便行者修學參考。又本書屬無上密續教典,僅容許已獲得怖畏金剛灌頂及口傳者研讀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