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你的購物車是空的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product.bundled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ndle_group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yandge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gif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 field.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product.set.open_variation' | translate }}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item.variation.name}}
{{item.quantity}}x HK$0 {{ item.unit_point }} 點
{{addon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addon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addonItem.quantity}}x {{ mainConfig.merchantData.base_currency.alternate_symbol + "0" }}
《現觀莊嚴論總義── 修行次第略說》《現觀略義講記》合刊

《現觀莊嚴論總義── 修行次第略說》《現觀略義講記》合刊

《現觀莊嚴論》,也叫《現觀莊嚴智度竅訣論》,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之一。作者是彌勒菩薩。這部論和中觀的意義基本相同,中觀主要解釋釋迦牟尼佛二轉法輪的顯義──空性方面的教義;《現觀莊嚴論》主要解釋它的隱義──現證方面的教義。一個是解釋對境空性;一個是解釋有境現證,也就是諸佛菩薩能證悟對境的智慧──智慧的次第和智慧的不同境界。要真正了達其內容卻很困難,因為它詮釋的是聖者境界。通觀整部《現觀莊嚴論》,表示遍智的十法第一法是發心,表示法身的四法最後一法是事業,從發菩提心開始,一直到佛的事業──度化眾生,此間所有過程已圓滿無缺地闡述了。概括《現觀莊嚴論》的整個內容,可以說:所得三智通過四種加行進行修持,而究


HK$118.00
HK$94.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 ISBN:9789888316489
  • 叢書系列:彭措佛緣叢書
  • 規格:平裝 / 281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現觀莊嚴論》,也叫《現觀莊嚴智度竅訣論》,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之一。作者是彌勒菩薩。這部論和中觀的意義基本相同,中觀主要解釋釋迦牟尼佛二轉法輪的顯義──空性方面的教義;《現觀莊嚴論》主要解釋它的隱義──現證方面的教義。一個是解釋對境空性;一個是解釋有境現證,也就是諸佛菩薩能證悟對境的智慧──智慧的次第和智慧的不同境界。要真正了達其內容卻很困難,因為它詮釋的是聖者境界。通觀整部《現觀莊嚴論》,表示遍智的十法第一法是發心,表示法身的四法最後一法是事業,從發菩提心開始,一直到佛的事業──度化眾生,此間所有過程已圓滿無缺地闡述了。概括《現觀莊嚴論》的整個內容,可以說:所得三智通過四種加行進行修持,而究竟獲得的是法身果位。
  
  《現觀略義講記》本來零散地存在於華智( 巴珠) 仁波切著作中,後經搜集、整理出來,將《現觀莊嚴論》的意義作了攝略。其中講了八事、七十義,讓我們了知了《現觀莊嚴論》總的品數和所詮。

  華智( 巴珠) 仁波切造的《現觀莊嚴論總義── 修行次第略說》 是《現觀莊嚴論》的大框架,是理論與竅訣相結合的總綱要;而對修行人,它同時闡述了修行此論的次第。

  華智( 巴珠) 仁波切在《總義》中清楚地提醒我們:《現觀莊嚴論》的要點就是最初發菩提心、中間行持菩提心、最後成佛利益眾生。

  我們通過學習《現觀莊嚴論總義── 修行次第略說》,可以了知修行現觀的發心與次第。

  為什麼要學《現觀莊嚴論》?學的目的和用途是什麼?修學時如何發心⋯⋯不明確這些,即使學習多年,即使理論上精通印藏論師的說法、藏地各教派的抉擇,但在實際修持時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按前譯傳承上師的竅訣,我們學習《現觀莊嚴論》先要了解如何發心與修持。

  這部《現觀莊嚴論總義── 修行次第略說》的文字不多,以前上師如意寶也傳講過,而且再三宣說了聽受和修持的功德。因此,大家應以歡喜心和恭敬心閱讀!

送貨及付款方式

送貨方式

  • 自取元朗店取貨
  • 順豐到+ (快速配送到智能櫃服務)
  • 順豐到+ (快速配送到家服務)

付款方式

  • 信用卡 (Visa/ MasterCard)
  • 轉數快 FPS
  • 銀行轉帳/ATM
  • 到佛哲書舍(香港)元朗店 取貨付款
  • 微信支付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