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作者: 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信」和「心」不二,
心就能發揮最大的功能,解脫所有的煩惱,
至此,修行即告完成。
「歷代禪師皆有深厚基礎
若只關注禪的向上一著
卻忽略了禪的向下扎根
那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且問禪行者
是否已扎實基礎
磨利了根才進入禪的修行
若尚未如此
請息下急功的心
踏踏實實的打基礎磨鈍根
待到因緣具足時
禪自然行悟自然開」
——繼程法師
為何有人「悟道」,有人卻是「誤道」?
禪法無分高下,心卻自尋煩惱,
繼程法師一語道破所有問題根源!
第一講——不忘初心
第二講——建立信心
第三講——至道無難
第四講——誤信迷途
第五講——莫信妄語
第六講——真正的信
第七講——相信方法
第八講——實修印證基本工
第九講——從止到觀鍛鍊心
第十講——禪修與登山
第十一講——禪的傳承
第十二講——轉煩惱為菩提
釋繼程
一九五五年生於馬來西亞,一九七八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臺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法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臺、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
著作甚豐,約百餘種,於法鼓文化出版的有開示錄:《小止觀講記》、《六妙門講記》、《百法明門論講錄》、《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心經的智慧》、《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禪心默照》、《禪門過關——僧伽靜七開示錄》、《禪門直心》、《老實是禪》、《禪觀生死》、《壇經講記》、《修行要義》、《禪悟之道》、《拜佛禪》、《禪觀修學指引——漢傳禪修次第表解》、《話頭禪指要》、《禪式生活》、《遊心──佛的零度空間》、《念佛禪指要》、《為什麼要禪修?——大乘禪波羅蜜修行指引》,散文:《花花世界》、《爾然小品》、《日日好日》、《船到橋頭》、《禪味六十》、《默照365》、《話頭365》等,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